9月15日对于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而言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就在这一天,特区老市场商户正式迁入第三期“职工之家”,加上一些新入区的商户和商贩,至此,区内100多家商户及商贩实现了统一管理和规模化经营,形成集聚的“商业街”市场。此举不仅有效改善了特区整体形象,更为区内人员提供了一个购物、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极大推进了特区服务的再度完善。

下午四点半是工人下班时间,每天的这个时刻,特区主干道洪森大道和经五路都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下班人群中,很多工人并不着急回家,而是在市场内选购晚餐,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谈笑声,这时的市场热闹得就像是一个小型集市。除此之外,很多在特区工作的中国人也会在下班后来到“职工之家”买些日用品和食物,可以说,每天傍晚是特区最热闹的时候,而“职工之家”就是特区最热闹的地方。之前,除了已经入驻“职工之家”的超市、饭店、五金店等商户,区内多数商贩都集中在老市场,即便有物业部门进行管理,但是市场产生的垃圾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特区的整体形象;同时,路边摊贩沿街买卖商品,也很容易导致交通堵塞,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这一切都会随着市场的搬迁成为过去,现在的“职工之家”内,商贩、车辆各行其道,已呈现出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大大改善了上下班拥堵的交通状况。
走进“职工之家”三期的两幢瓦房中,内部宽敞、明亮,摊位设施齐全。一列列摊位上,蔬菜、小吃、肉食整整齐齐摆放着,等待着即将到来的下班人群;门面房内货架上的商品也都是应有尽有,新开的超市门前两个花篮似乎预示着大家红红火火的生意;经五路上,拿到经营许可证的商贩也在各自的摊点上准备着商品……据西港特区公司物业部经理戴瑞元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内企业和员工,维护好区内环境和交通,现在我们采用固定商贩到工厂送餐的形式,既有效保证了区内交通的顺畅,也能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能减轻清洁人员的工作压力。”夜幕降临,随着“职工之家”三期的强势入驻,整个“职工之家”在灯光的点缀下显得更加气势辉煌,不管是中方人员还是柬籍工人,经过一天的劳累之后,几个人一起行走在这样热闹、商品琳琅满目的街市上,选购美食或者自己心仪的物品,莫名间就洗去了一天的劳累,让人心情愉悦。此外,西港特区公司物业部还对商户的车辆也进行了规范化管理,为车辆提供专门、定点的停车位。在各部门的配合下,现在的特区交通畅通、区内企业生产、商业经营井然有序,备受大家称赞。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用十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两国领导人点赞的样板园区,而在特区配套服务方面,更是紧随园区工业化进程,不断满足区内企业和人员的生产、生活需求,日益完善各项设施和服务,其中,“职工之家”就是一大亮点。为更好地发扬“工作在特区、生活在特区、学习在特区、幸福在特区”的特区文化,西港特区公司不断把“职工之家”中的“家”的定义形象化,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员工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