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金边5月22日电 (记者 洪晓红)“刚来这里时,只有一片无水、无电、无房的荒芜之地”,中柬合作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公司员工蒋君22日对记者描绘着8年前的特区“原型”。如今,这里已脱胎换骨,一排排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工厂陆续进驻投产经营;一群群中籍柬籍员工在此安居乐业,一座在荒芜之地里崛起的都市正向世人展现出中柬两国合作友谊的现实模样。
柬埔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沿线国家,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作为柬埔寨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一带一路”节点上的重要经贸合作区,由红豆集团等4家江苏无锡民营企业与柬埔寨国际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开发,是中国商务部首批通过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
西港特区从起初的荒芜之地到现今已发展成为柬埔寨当地生产、生活配套环境完善的工业园区,目前已有来自中国、日本、法国、美国等地的81家企业投资入驻,带动当地从业人数1.2万,成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境外经贸合作区。
“相信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大框架下,中柬政府和民间都能合作默契,走出一条互尊互信、合作共赢、文明互鉴之路,为柬国家发展和中柬友好作出积极贡献”。中国驻柬埔寨大使布建国21日向媒体表示,西港特区具有在开放模式、发展定位和平台服务等方面的示范意义,开发过程中注重合作共赢,用企业责任彰显大国形象,将“中国梦”同当地人民过上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相对接,与柬埔寨政府实施的加快农业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外资、开发人才资源的“四角战略”相融合,正在成为“一带一路”节点上合作共赢的样板园区。
事实上,在西港特区,无论是官方举措还是民间行为,到处都有两国互融共赢的缩影。
就职于西港特区公司办公室的柬籍优秀员工万达,从一句中文都不会到如今能讲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成为当地炙手可热的“双语”人才。“在江苏无锡红豆大学两年研修商务华语,带给我人生的飞跃”。
与万达一样受益的柬籍员工如今已越来越多。西港特区有个简易课堂,每晚都由西港特区公司的中方员工义务授课,渴望学习中国文化的柬埔寨青年学生们每晚都挤着上百人听课。22日,西港特区还与柬埔寨默德朗乡小学举行了爱心结对帮扶,为当地困难学生送上爱心文具。
“随着大量中资企业在园区的渐次进驻,中柬双语人才的需求正使这些学生们成为抢手货。”西港特区公司总经理戴月娥介绍说,双语人才大部分都在特区上班,有的担任翻译,有的担任车间小组长,普遍能有200—300美元的月收入,远高于柬埔寨当地月均128美元的最低工资标准。
人才本土化正是西港特区公司自创建以来着力推进的民生项目,正越来越惠及柬埔寨人民和当地人才储备的发展需要,也为特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