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 中新社记者
孙权
中国与柬埔寨是友好邻邦,两国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由中国红豆集团联合中柬企业共同开发、占地11.13平方公里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经过十年建设,如今已从莽原荒滩间“拔地而起”,发展成为一片投资热土,中柬两国“友谊之花”在这里盛放。
最初,这里是一片荒芜之地。无路、无水、无电、无网,地势最大落差70米……
回忆往事,西港特区公司董事长陈坚刚记忆犹新,“连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一到晚上漆黑一片,想去哪里都不行”。
2013年,经过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全体员工的“拓荒”,这块荒地有了一点起色:完成了部分基础建设,厂房、道路陆续投用。当时,特区入驻企业只有50多家,就业人数不到9000人。“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我们深受鼓舞,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发展也进入快车道,入区企业的数量开始明显增加。”陈坚刚说,“如今的西港特区,178栋厂房林立,入驻企业达125家,21000多名当地人在此就业。同时,一部分商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也已陆续投用。”
陈坚刚告诉记者,作为中国、柬埔寨两国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不仅为当地人提供了“金饭碗”,还引导了全新的产城融合生活方式,促进了两国、两省、两地之间的友好往来,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2009年,无锡市与西哈努克市缔结为友好城市;2014年,江苏省与西哈努克省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在此基础上,两国、两省、两地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为平台,不断加强在经贸、文化、教育、卫生、医疗、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在陈坚刚看来,“一带一路”倡议为众多“走出去”企业营造氛围,让各种资源“抱团”出海,事半功倍。
“感谢你们,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尽管才学中文不久,但柬埔寨姑娘林雅达(音译)仍坚持用中文通过视频向西港特区公司中方员工周蜜问好。她和两个妹妹都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的工厂里上班,最近还新买了摩托车。在她一旁担任翻译的阳光(音译),此前是西港特区公司资助到无锡上学的留学生。
周蜜笑称,现在去柬埔寨,简直是去一次“变”一次。上次去,还发现有了咖啡厅、川菜馆。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可以说是西哈努克省甚至整个柬埔寨重要的经济发展“引擎”。统计数据显示:特区的工业产值对西哈努克省的经济贡献率已超过50%。
“2018年是中国与柬埔寨建交60周年,中柬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时期。”陈坚刚透露,根据计划,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最终将建成拥有300家入驻企业,8至10万名产业工人的样板园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