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工作之前,我在新加坡的一户人家做保姆,每月工资只有180美元。2014年,我进入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内的和德盛箱包(柬埔寨)有限公司工作,从裁剪做起,现在已是车间主管,每月能拿到1200美元。”家住特区附近斯马代村的欧春,笑容灿烂,自豪地诉说着她的奋斗与蜕变。
2014年,和德盛箱包(柬埔寨)有限公司开始投产,欧春就是那时进入该公司,成为了公司“元老”之一,伴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凭借着自身不懈努力,成功扭转了自己的命运轨迹。从裁剪组长,到车间翻译,再到如今成为管理3个车间210名工人的主管,欧春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这个“大舞台”上,勾勒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在她的带动下,她的哥哥、妹妹、弟弟、侄子、侄女都先后进入了和德盛箱包(柬埔寨)有限公司,“老板对我们很好,我有十几个亲戚都在这里工作”,和谐温馨的工作环境,让欧春坚定了在这里工作的想法。
“在这里工作后,我学到了很多,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家庭条件也是越来越好”,欧春老家在贡布,以前家境贫困,搬到西哈努克省后,一直住的是木屋,家中设施十分简陋。通过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工作的积累,她买了地,建了砖房,还购置了摩托车。“两年前,我在贡布老家又买了一块地”,欧春的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富裕的路上,除了欧春,还有特区周边成千上万个家庭。欧春刚搬到西哈努克省时,那时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还没有开发建设,可以说,她是亲眼见证了特区的发展,也见证了特区开发建设之后给当地村庄、村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这里很多人靠种田谋生,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开发建设后,大家都到工厂上班,家庭条件越来越好,现在每家基本都有2-3辆摩托车。”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一直被誉为当地人民勤劳致富的“金饭碗”,而在欧春以及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约3万名员工洋溢着幸福的脸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对“金饭碗”一词最好的注解。
|